顾海良:讲好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精彩故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新近出版的由孙来斌同志所著的《中国制度守正创新之道》一书,集理论性、现实性、可读性于一体,用质朴的笔调、清新的话语、新颖的构思,系统讲述中国制度守正创新之道,是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理论学习读物。
准确把握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的时代要求
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概括为“两大奇迹”,即“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从深层次来说,在创造“两大奇迹”的多方面因素和条件中,制度是根本性的。无论是“中国奇迹”,还是“中国之治”,都是中国制度故事在现实中的生动展示。
如何呈现中国制度故事的厚重内涵、华彩乐章和辉煌成就,展示其中的成功之道,是新时代理论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引导人们充分认识我们已经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关键在于讲好中国制度的成功之路。可以说,中国制度的成功之路就是“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之道”为主线和主题讲好中国制度成功之道,无疑是对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时代要求的精准把握和主动回应,也是对探寻当代中国发展制度逻辑的一种理论自觉和历史担当。
积极探索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的有效方式
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既不能缺少理论性,也离不开可读性。基于此,该书致力于理论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积极探索把中国制度故事讲好、讲清、讲透、讲出彩的有效方式。
注重凸显理论性,深入挖掘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精彩故事的“底气”。该书开宗明义,从“中国制度的底气从何而来”切入,对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等诸多方面作出阐释,深刻展现了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理论底蕴。同时,还对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历史逻辑、基本内涵、独特优势和重大价值等方面作出论述,从政治的高度讲出了中国制度故事的底蕴和底气。
注重增强可读性,用心聚合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精彩故事的“人气”。该书从选题策划、标题提炼到语言风格和行文方式,无不显示出很强的可读性、贴近性和想象力,既展现出学术思辨的理论魅力,又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
深刻揭示中国制度故事背后的基本逻辑
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感悟中国制度守正创新之道,是为了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该书在向读者讲述中国制度守正创新故事的同时,也系统总结了这一过程中的理论收获。
其一,关于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必然性分析。该书指出中国制度的成功是必然的。科学的思想指引、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世界潮流的碰撞激荡、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构成了中国制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变量。中国共产党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高度自觉,辩证把握制度建设中的各种因素、多种关系,使中国制度永葆充沛活力。
其二,关于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整体性分析。中国制度的守正创新不是单线、单点的,而是整体性的、全方位的,辩证把握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整体性,成为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的关键所在。该书致力于勾勒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系统图景,呈现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整体风貌。
其三,关于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价值性分析。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制度的守正创新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并最终由人民检验。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该书着力阐述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根本价值取向,彰显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
其四,关于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优越性分析。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而评判一种制度是否优越的诸多方法中,比较法更能客观凸显制度优势。对此,该书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移植西方制度,导致发展停滞、社会倒退,甚至引发内战而导致国家分裂。
真正讲好中国制度守正创新的精彩故事,用故事增强其守正创新的说服力、影响力、感染力和引导力,一定会更好地推动中国制度的守正创新,中国制度也一定会在守正创新中行稳致远。
 
作者简介:顾海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20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