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全、何二龙: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研究

摘 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的必然选择。国际国内背景发生巨大变化,习近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也不断发展,不断成熟。2019年,习近平多次论述对外开放,总结习近平2019年多次讲话,习近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主要体现在全球化发展、全球治理、“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以及中美关系等方面。本文首先对习近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进行总结,然后论述了学术界对于习近平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研究习近平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和不足。

关键词:对外开放   全球化  全球治理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长具有深刻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对外开放40年,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总结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继续深入推进对外开放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不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符合世界潮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揽全局,坚持更加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对外开放新理念。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做出贡献是我国的一项制度优势。

 

研究习近平对外开放的新思想,新理念,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

 

(一)关于全球化的重要论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确定趋势不断加强世界各国的联系。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顺应世界潮流,积极的融入全球市场,参与世界分工,逐渐发展为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带来世界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反对声音。部分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两极分化,反对全球化;部分发达国家将本国的衰落归咎于全球化而“逆全球化”。归根到底,是对经济全球化存在重大误解[1]。

 

在出现“逆全球化”趋势,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大背景下,习近平积极捍卫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提出“经济全球化大潮不可挡,融合大趋势未变”[2],倡导各国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引导经济全球化更加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全球化重要论述主要体现在2019年3月中法全球治理论坛讲话、2019年6月二十国集体领导峰会讲话以及其他一些讲话中。

 

一是2019年3月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了《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主旨演讲。演讲中指出,全球化出现曲折,反映了全球治理存在缺陷,需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维护多边贸易,引导全球化健康发展。

 

习近平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革,更好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引导经济全球化更加健康发展。[3]

 

二是2019年6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发表了《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演讲中指出,在逆全球化浪潮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各国要以更大的开放应对挑战。

 

习近平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在这一国际背景下,各国要把握发展规律,人类从闭塞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融合的时代潮流不会改变,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4]

 

三是2019年4月,习近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从各种乱象中看清实质,从历史的维度中把握规律。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5]。

 

(二)关于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极为重视,开启了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新时代。习近平强调,国际力量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6];同时,经济全球化快速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近代以来的”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的霸权方式正在向“制度规则”演变,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因而处在历史转折点上[7]。习近平积极倡议全球治理,通过全球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造福中国、造福人民。

 

2019年11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公开会议中,习近平对全球治理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一定程度反映出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金砖国家应该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要坚决反对保护主义,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8]。

 

2019年11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全球治理需要在全球配置资源。

 

习近平指出: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积极配置全球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资源,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提高上海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9]。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全球化经济需要全球化治理。

 

习近平指出: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化的治理。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协调,努力创造正面外溢效应,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中国不搞以邻为壑的汇率贬值,将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稳定[10]

 

2019年2月,在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对全球金融治理发表了讲话。

 

习近平指出:金融危机之后,金融风险的国际传播更加明显。要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积极提倡提高全球金融治理能力。提高全球金融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开放中竞争,在竞争中提高。扩大开放,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要提高金融业全球竞争能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11]。

 

2019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并致辞,习近平强调了全球治理观和全球治理规则。

 

习近平指出,全球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持续不断,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难民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治理体系和多边机制受到冲击。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我们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

 

(三)关于进一步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旨在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3]“一带一路”倡议六年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全球层面,“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在区域层面,“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非盟2063年议程、欧亚经济联盟、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区域发展规划和合作倡议有效对接。已经有124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有关理念和主张写入了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家机制的成果文件[14]。同时,“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合作为主线的硬联通国际合作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最高规格的国际合作平台不断完善,“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强调“一带一路”是全球治理的新探索。

 

习近平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15]。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是一项全方位的开放,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我们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

 

习近平强调:我们决定加强全方位、多领域合作。我们将继续推进陆上、海上、空中、网上互联互通,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我们将推进建设经济走廊,发展经贸产业合作园区,继续加强市场、规制、标准等方面软联通,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继续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欢迎多边和各国金融机构参与投融资合作[16]。

 

目前,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自贸区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自贸区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谈自贸区建设。习近平强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一项制度创新。要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中国的自贸区已经达到18个,覆盖东西南北中,形成了全方位、有梯度的开放。建设自由贸易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

 

2019年11月,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了题为《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提出自贸区是中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中国全面开放的新高地。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扩大市场开放。中国将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中国将继续完善开放格局。中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正在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将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17]。

 

2019年11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指出自贸区是高水平的开放,是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要进行机制创新,制度建设,提高经济质量。

 

习近平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经济质量[18]。

 

(五)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论述

 

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是要进一步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高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国内国际要素资源有序自由流动、全球高效配置

 

2019年12月,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决定指出: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19]。

 

2019年11月,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做了重要阐述。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扩大市场开放。中国将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建设更加活跃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世界经济增长扩大空间。中国将推动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中国将完善开放格局。中国将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中国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将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中国将继续深化双边合作。中国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多边主义的支持者。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让世界贸易组织在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中国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20]。

 

(六)关于中美关系的重要论述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从1971年至今,中美关系虽然历经曲折,但总体向前,得到了历史性发展。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国际关系处在大调整、大变化时期,尤其是近年来爆发的中美贸易战,为中美关系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美关系,认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种使命和责任,提出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目标,赋予其“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核心内涵,以引领新时代中美关系的建设和发展[21]。

 

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和特朗普总统在大阪举行会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习近平指出:从根本上讲,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双赢。中美双方存在巨大利益交集,两国应该成为合作好伙伴,这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全世界。中方有诚意同美方继续谈判,管控分歧,但谈判应该是平等的,体现相互尊重,解决各自合理关切。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分歧终归是要通过对话磋商,寻找彼此都能接受的办法解决。[22]

 

2019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进一步强调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习近平指出,开展中美经贸合作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美利益更加交融,双方在合作中会出现一些分歧。只要双方始终把握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主流,始终尊重对方国家尊严、主权、核心利益,就能够克服前进中出现的困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向前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23]。

 

二、学术界关于习近平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研究

 

(一)习近平对外开放的战略内涵

 

有学者对习近平对外开放战略思想内涵进行了总结,主要从核心目标、价值情怀进行了总结。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以共同命运共同体为普世情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核心目标;通过“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探索对外开放的新途径和新高地;通过国内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动的开放格局;以全球治理应对全球化挑战,引领全球化健康发展。面向未来,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应秉持守正创新,优化国家战略、强化地区战略、深化全球战略,推进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24]。

 

(二)习近平对外开放的实践价值

 

有学者认为,从价值维度来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历史性贡献集中体现在:以深化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内在要求的理论创新价值;以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迫切需要的实践导向价值;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为重大契机的目标建构价值;以优化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体系为必然选择的话语引领价值。[25]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层面看,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丰富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题中之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中国将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从国内发展历史趋势来看,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是两个一百年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指出:“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标,就是服从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6]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古今中外思想家“共同体”的智慧,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是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的坚守、是对“国际新秩序”的新贡献。[27]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的经济全球治理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的全球经济困境有借鉴意义。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西方大国二战之后建立的,其基本特征是霸权主导下的大国共治和政策协调。当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传统治理模式式微、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不足、G20协调机制面临新挑战,习近平的全球治理思想应时而生,是解决当前全球经济面对的困境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8]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一带一路”有助于中国重构全球价值链。现存的全球价值链存在“机会不均等”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存在“地位不均等”出现利益分配失衡等问题,面临可持续性挑战。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布局调整层面,即“机会均等使得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国家分工”,未来需要在“地位均等”层面取得突破[29]。

 

(三)习近平对外开放的学术价值

 

有学者指出,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运用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形态,实现了从分析世界市场形态到进一步塑造国际社会的发展,实现了揭露文明霸凌到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这一思想不仅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运用于认识当代世界现实,而且把它蕴含的价值观落实到当代世界的国际交往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的并存发展之道,书写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30]。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开放思想为国际贸易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指引。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开放度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显著特征,要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就必须“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一带一路”倡议为西部开放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国家自贸区及内陆港的建设也是重要的战略举措[31]。

 

三、简要评述

 

习近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发生剧烈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从国际政治看,二战之后建立的霸权主导下的国际治理体系不可持续,一些“新兴经济体”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高,相应的需要争取更多话语权;从全球经济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化下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增大,但国际宏观经济协调机制不完善,G20,IMF协调全球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日渐式微。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趋势逐渐抬头。从国内看,中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到中低速增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同时,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冲击,中美关系发展在曲折中前进。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思想,对于国际国内发展都有重要启示意义。

 

习近平全球经济治理对于当今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球经济治理缺陷。习近平的全球经济治理思想,坚决反对保护主义,维护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坚持全球经济全球治理,坚持全球配置资源,坚持一带一路重构国家价值链,坚持国际协调建立更加有效的国际宏观经济协调机制,建立全球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对于全球经济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解决当前逆全球化浪潮,贸易保护的良方。

 

当前的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传统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模式遭遇重大挑战,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开出了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推动实现互联互通这个解决时代之“困”的良方,不仅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为在新形势下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不断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和有效路径。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自贸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通过创新激发改革潜力和市场活力,推动全方位开放,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自贸区引领中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平台和新高地。自贸区建设,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

 

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具有系统性,研究这一思想,需要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系统的研究。

 

虽然学术界对其研究比较充分,但是还有不足。一是研究比较碎片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有学者注重“一带一路”的研究,有学者注重全球治理的研究,有学者注重自贸区的研究,对于几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不够。本文作者认为,习近平对外开放经济思想以全球治理应对全球化挑战中心,在国际倡议“一带一路”,在国内推行自贸区建设,以二者为平台,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一带一路”建设是核心,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相辅相成。二是对全球治理的研究有待深入。目前学术界主要注重在经济治理,没有结合世界历史发展大势,没有结合世界发展规律,仅仅在经济层面,无法在更高层面理解全球治理的必然性。三是需要更加深入阐述习近平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的理论源泉。习近平对外经济思想和邓小平对外经济思想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深入的论述习近平对外经济思想的理论源泉,需要学术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文,包炜杰:《经济全球化辨析与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载于《复旦学报》2019年第3期

[2] 《习近平: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6月29日

[3] 《习近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3月27

[4] 《习近平: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6月29日

[5]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4月27日

[6]《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  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载于《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4日

[7]国纪平:《世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评美国一些人战略迷误的危险》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6月18日

[8]《习近平.:携手努力共谱合作新篇章》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5日

[9]《习近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11月4日

[10]《习近平: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4月27日

[11]《习近平: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2月24日

[12]《习近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3月27日

[13] 乌东峰:《“一带一路”的三个共同体建设》载于《 人民日报》2015年9月22日

[1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纪实》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4月26日

[15] 《习近平: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4月27日

[16]《习近平: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4月27日

[17] 《习近平:开放合作命运与共》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18] 《习近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11月4日

[19]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20]《习近平: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21] 《习近平:国际社会支持多边主义的声音仍然是主导力量》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4月2日

[22]《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6月30日

[23]《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1日

[24]门洪华:《推动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总结与前瞻》载于《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25]竟辉,张婷婷:《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载于《经济学家》2019年第5期

[26] 王岱,范希春:《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关系》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2期

[27]刘侣萍,田新文:《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生成逻辑》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19第6期

[28]徐佳,任嘉,施箐:《全球经济治理困境与中国的参与策略》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20年第1期

[29]戴翔,宋婕:《“一带一路”有助于中国重构全球价值链吗?》载于《世界经济研究》2019年第11期

[30] 何怀远:《书写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下篇文章——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贡献》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9期

[31] 姚聪聪:《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三重审视》载于《甘肃理论学刊》2019年第4期

作者简介:王在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二龙,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第8期,略有修改